第517章 滴骨认亲(2 / 2)

那一天,太子刘永铎曾对刘永铭说自己对王珂珺有意思的时候,刘永铭却反问“如何给裴哑巴一个交待”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

裴家除了裴展元乖张、裴绍习武有些另类之外,其它人几乎在科举上都是有所建树的。

像这位太常寺的裴缜,也是正经的进士出身。

大学士裴殷那一支虽然在宫中朝里得势,却是裴家旁支,而这位太常寺的裴缜才是裴家正宗族长。

但太子却对裴缜却是有些不满,因为这个人说话比礼部侍郎宿仓还要迂腐。

太子不喜欢这个人,但又不能阻止他说话,因为那样叫作“阻隔言路”。

所以太子只得说道:“裴寺卿有话便说吧,本宫听着。”

裴缜说道:“臣曾遍览群书,古书里曾有记载,言滴血认亲,可辨亲缘。”

太子只是憨,但绝不是傻。

他对于裴缜的言论表现出不满且又无奈的表情来。

古人与今人的区别只是生产力上的区别,而不是智商上的区别。

对于滴血认亲这种事情,许多人也都是不信的。

即使后世宋朝的宋慈将滴骨认亲写进了他的洗冤集寻里,亦是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

原因在于,宋慈的办法只能证明,不相融的情况下只能甚至确定非血缘关系,而不能全部肯定。

且在血液融入骨头里的情况下,亦不能证明有血缘关系。

只能证明有这个可能。

裴提出滴血认亲,不仅是太子刘永铎,就连侯不平、陆预也觉得有些可笑。

刘永铎觉得这个顶着进士功名的裴氏的自家亲戚在给自己丢人,但刘永铎却又不能在这个场合跟他发脾气,且他也不是一个会发脾气的人。

太子只得说道:“传闻猪血亦会与人血相合,滴血认亲应属无稽之谈,虽典籍里有明确记载,但皇室血脉之重,不可以此臆断之,更不能系于此诽言之中。”

刘永铭突然说道:“太子。你可不能这么说,裴太常即是提出来了,必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这事在本朝没有前例,而典籍里即有明确记载,那我们就得尊前人办法而行,多少也得试试不是。”

刘永铎不知道刘永铭想做什么,苦着脸看了刘永铭一眼。

他觉得这时候刘永铭应该帮自己说话,而不是向着别人。

太子为难地说:“六弟!这、这……裴太常是我这边自己人没错,但这事……”

刘永铭笑道:“即是直臣说话,多少听一些吧。”

刘永铭说着,伸出手去,将刚刚递给太子的惊堂木一把便拿了过来。

刘永铭可不是太子那便好脾气。

他重重得拍了一下惊堂木,震得在坐的众官僚心中一颤。

众人不知道刘永铭要做什么的时候,只听得刘永铭喝道:“来人呀!叫安康县主进到厅殿里,现场取血。再派一人去祖陵将太祖皇帝的骸骨刨出来,我们滴骨认亲!”

陆预一听,噌得一下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陆预急道:“六爷!您要是再这般口无遮拦……”

刘永铭打断陆预的话道:“你着什么急呀!又不是让你去刨皇陵!”

太子也着急道:“六弟莫要玩笑,这真不是可以开玩笑的。”

“那怎么办?总不能去紫宸殿把父皇的胳膊、大腿卸下来一只拿过来滴骨认亲吧?”

侯不平憋着笑,坐在那里愣是不动。

他与刘永铭认识时间也不短了,自是知道刘永铭那性格。

侯不平此时才说道:“即是无骨可用,而滴血认亲又行不通。那裴太常之办法便用不得了。陆礼部,您说呢?裴太常,您怎么说?”

裴缜也好似发现了这里头的BUG,他只得垂着头,压着声音应了一声:“侯右都说得对。此事……还是太子定夺吧。”

太子刘永铎这才松了一口气去:“那陆礼部你坐下来、坐下吧,六弟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即是这么一种人,心眼其实不坏的。”

陆预冲着刘永铭哼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刘永铭看了看都不说话的众人,问道:“众位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古人与今人之间在智商上区别不大,甚至他们的智商可能因为不丰富的物质条件而比今人更有创造性。

将古人当成傻子,自己就会变成傻子。

谁知道在坐的人里有没有谁能提出什么令自己想不到的办法而让释尘烟的身份暴露。

所以刘永铭用这话将别的办法都堵了起来。

刘永铭得意地说道:“即是没有别的话说,那我们就开始吧。来呀!带人犯!”

太子刘永铎都有一些无语了。

他提醒道:“六弟!六弟!不是人犯,是疑县主。若她是真的,将来可就是我们的妹妹!可不能说是人犯。”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