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匡扶正道(2 / 2)

刘塬一一示下,这件案子算是办完了。

站在殿中的众人见得无事,吩咐告退下去。

谷从秋拿双眼瞟了一下刘永铭,心中有些感慨,慎慎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那户部侍郎李裕,却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队列里,好似这件事情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一般。

而实际上李裕刚刚也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进到皇帝把宫千树的事情说完,他这才放下心去。

此时他这才想起刘永铭曾说过这样的结果:宫千树获罪,余讽升迁。

李裕突然觉得今日刘塬所做的决定并没有太多意外。

唯二的意外只有刘塬将宫千树发配到征西大营与余讽会进大理寺。

那余讽敢言敢做,他要是进了大理寺,怕是朝堂以后的嘴仗更是没完没了了。

而首辅曹岳也是一言不发。

因为他知道现在与以前不一样了!

派系、世家将会在皇帝刘塬的安排下,一一瓦解。

这只是一个开始。

余讽也只是一个变量而已。

在众人退回去之后,老古董宿仓突然走了出来。

“臣礼部侍郎宿仓,有本要奏!”

“奏来!”

宿仓大声地说道:“臣闻人君之治莫过于道德教化,是以贤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顺处自然,邪妄无所载,奸逆无所形。故舜帝发教五刑,防奸除恶,匡扶正道。秦王以为卑鄙,欺邪害意、浅薄奉恶,以秽浮之词代赋于贡院之内,使考生蒙羞,弃笔不书者多如牛毛!”

宿仓正在振振有词认真地说着刘永铭的坏话,却没想到,一张大脸便靠在了自己的脸颊边上。

宿仓吓了一跳,向边上侧了一步,差一点摔倒在地上。

那侧脸不是别人,正是刘永铭。

刘永铭笑着对宿仓说道:“宿侍郎,就算是所有考生都罢考,那也不过是一千多人呀。你家那是什么牛呀?全身上下最多只有一千来根毛?是让你薅光的么?”

“你!你!”

“你什么你!你这是做甚?本王出的题哪里不好了?哪道题不是出身儒家经典了?你这是骂本王还是骂那儒家经典里全是不堪之词?”

“你!”宿仓结结巴巴得说:“我、我不跟你吵!一切由皇上做主!”

刘永铭笑道:“宿侍郎!你要怪呢,就怪你读的那些经典里尽是那样的词。不能怪出题的吧?本王在贡院看过一张卷子极好!上面可没有一点写歪的,那道理写得条条正正。他可没视那些题目为淫邪之词!只有那些眼力不正者,才妄思曲解!”

“你!”刘永铭说得宿仓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

刘塬轻咳了一声。

他这一声咳其实并不是中止刘永铭骂人,只是单纯的身体不太舒服。

刘塬说道:“行了。会试已毕。礼部那边也都在核审了。既是没有别的问题,此事便不再言述!退下吧!”

宿仓心中十分不爽,但皇帝发话了,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还被刘永铭这般盯着,最后只得做罢,退了下去。

宿仓一退下,那刘永铭便也退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此时,礼部侍郎杜春秋从班列里走了出来,说道:“臣礼部侍郎杜春秋有事启奏。”

杜春秋也是副主考之一,他站出来众人吩咐以为杜春秋也要弹劾刘永铭。

“奏来。”刘塬用浑厚的声音应了一声。

那种声音是装出来的,不是刘塬原本的声音。

刘塬在说完以后,轻咳了两声,好似身体并不舒适,想来是有些小疾,但他还是坚持来上朝了。

杜春秋有些担心皇帝的身体,但他还是得开始他的汇报工作。

“臣闻昊天独幄,惟德是辅,敬营违道,神人共弃,然古贤宾礼,非欲教杀,故教法三说,天下归仁。学不师古,匪说攸闻。然弘道在于事贤,事贤必资师训选为名士,朝夕诏奉,而后教化四方。览圣人之遗教,察即往之疏事,尽善为胜……”

杜春秋说了一大堆,无非就是想让皇帝定下殿试日期,早一些选拔人才。

殿试与会试有极大的不同。

会试差不多是十五选一。

即十五个举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进为贡士。

但殿试几乎就是百分百录取。

只要不在殿里出洋相,基本上一个进士头衔是跑不掉的。

有的也只是排名先后的区别。

按一般上疏的流程,往通政司递送奏疏之后,由内阁拟条,皇帝核准用印,翰林院拟旨下发到中书省各部,而后依次递级下发,处理文件。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