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矢未放(2 / 2)

赵伯伊愣了愣神,刘永铭随口又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什么?”

刘永铭笑道“闲时吃粗,战时吃细。就算是富得留油的征东大营,在无战事又无训练之时吃的也是粗粮。昨日吃的那盆炊饼是士卒们吃剩下的吗?那可是白面呀!士卒们吃的这么好,只能说明是有仗要打了!你之所以会让我出来狩猎,是因为你不想让我知道营中正在赶制军粮、分发军械吧?”

赵伯伊愣了一下。

刘永铭笑道:“本王的命在你手上捏着呢。跑也跑不了,回头真被你一箭射死,本王可就真冤了!本王可还没活够呢!”

赵伯伊轻笑了一声,说:“今天夜里!”

“为什么是今天夜里?”

“明日会试,贡院龙门会在今夜打开,举子们亦会在夜里入贡院!换言之,今夜街头上若有书生赶路,巡差不会觉得奇怪!”

“哦!要为你们打开长安城某座城门的内应是化装成举人的军士!”

“是!”

刘永铭叹了一声,说道:“昨日本王那些话都白说了?”

赵伯伊摇了摇头,应道:“没有。我有考虑过。六爷您说的其实都对。但我已无路可走,皇帝那里是不会放过我的!我能做的,就是换个皇帝!”

刘永铭摇了摇头,说道:“父皇比你想像中的重感情!”

“我知道!世子的计划也是这样的!”

“什么?”刘永铭问。

赵伯伊说:“虽然秦王自缢而亡,但豫王这些年却是活得极为滋润,皇帝对豫王还是十分不错的,处处都想着豫王。太后之所以没住在兴庆宫,不是因为太后想天天看见皇帝,而是因为那所兴庆宫原本就是太后与皇上商量好留给豫王的。但豫王自己不想要,觉得应该由太后去住!”

“这事我自然是知道的。”

赵伯伊又说:“其实豫王不是不能出长安城,而是不想出去。豫王世子知道,如果皇帝知道豫王要反,那么他一定会在豫王东窗事发前,亲自秘密得去见一见豫王的!介时在秦王府中……”

刘永铭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既然你自己心里也清楚皇上是个念旧情之人,又何必疑心过重呢?他也许会真会把你调到征东大营,但亦不会暗害于你。”

“我不是疑心,而是誓要为我兄长报仇!”

“赵谦?”

“是!”

“他不是你的堂兄弟吗?”

赵伯伊摇了摇头说:“不是!是亲兄弟!我们兄弟一共三人,我最小。因同族叔伯无后,于是我爹便将我二哥,也就是你口中的赵谦过继了过去。他年长我七岁!我上面还有个哥哥,只不过几年前死于商洛府的那场疫灾了。最可恶的是那狄怀庸!”

“狄相?他怎么了?”

“你知道狄怀庸为何要从秦王一派转投当时的太子党吗?”

“嗯?这事本王还真不知情!”

“为了个女人!”

“什么女人?”刘永铭问。

赵伯伊愤愤不平得地说道:“皇上向他保证,若是狄怀庸转投自己,便将赵伯传的妻子给他!于是那狄怀主庸便背叛了秦王!我不杀此贼,誓不为人!”

刘永铭叹了一声说道:“这事……还是告诉你吧。不过你得给我守着这个秘密!”

“嗯?六爷想用什么来说服我?”

刘永铭言道:“赵谦是死了,不过不是父皇派人杀的!杀他的其实是长安城中一位儒林名宿。父皇知其在儒林之中声望颇高,不想污了仕林名风,以至学风败坏,故而为其隐匿。”

赵伯伊半信半疑得看着刘永铭。

刘永铭又道:“赵谦是被奇川先生傅远山与王文召所杀!王文召其实还活着!”

“什么?”赵伯伊惊了一下

刘永铭接着说:“大慈恩寺的枯木禅师就是当年的王文召。过些日子,等我闲下来以后,我跟你去向傅奇川讨要尸首,到时候你亲自去问他吧。但……到时候你说话客气一些,因为他也是逼不得已!”

刘永铭说完这此又慷慨了一声:“这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呀!赵谦之死,乃因其在军中有所人脉,欲结同伙以秦王之名起事。战乱若起、国家动荡……唉,覆巢之下且有完卵,介时百姓又当如何自保呢?”

赵伯伊皱着眉头问道:“六爷您这话是说给我听的?”

“只是想最后劝你一句!王文召当年都不想行此事,赵谦亦是因此而死,我是极不希望你步那赵谦后尘!国家大义为重呀赵将军!”

赵伯伊想了想,问道:“六爷就这么确定您能活到那时候吗?你已知我在分发军需,更知我今夜行动。你当知晓午后我便要领军向长安城出发!我是不会留下你的!”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