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双方进军(2 / 2)

若是能够快速平定赵王的叛乱,那朝廷就可以借着大胜之威,靖清地方。

那些牛鬼蛇神自然也就不敢跳出来阻拦。

所以内阁才会催促赵天麟进军,即便是冒险之举。

赵天麟从天子密诏的谨慎切切之中,探知了天子的态度。

这位少年的麟德天子现在也十分的纠结,他既和这些大臣一样,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又对进军之事感到担心。

这样的矛盾心情之下,麟德天子才发了这样一封密诏给赵天麟,叮嘱他千万小心,但又没有阻止赵天麟进军。

“还请天使回禀陛下,臣赵天麟谨遵圣谕,不敢有违!”

在御林军和守备军抵达之后,赵天麟将兵马重新整编磨合之后,便拔营而起,向着冀州腹地进发,

……

——

赵王溃军,李远和王聪二人在邱福的首级被赵天麟祭出之后,便知道此战不可为。

二人不谋而合,同时下令撤退。

李远带着麾下残存的两万余骑兵,从后方退走。龙武军的骑兵都在之前的大号之中,被歼灭,没有人有能力拦截追杀李远的骑兵,撤离并没有太大的阻碍。

相比于他,王聪则要困难得多。

邱福的人头在正面战场是被许多人看到的,主帅阵亡还被斩下了首级,正面的兵马已然是崩溃了。

王聪虽然身为临时的统领,却也没有办法控制局面。战场之上甚至有内斗、踩踏之事发生。

王聪只能杀一部分,威一部分,控一部分人。

即便是如此,也有三千余人马,死于混乱之中的相互踩踏。轻重伤者八千余人,这比打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损失还大。

但王聪还是顺利保住所部了赵王军的核心兵马,合计三万五千精锐步卒。

其实在撤退之时,赵王所部尚有八万左右的兵马,但这三万五千人已经是王聪的极限了,没有办法再带更多的人——没有粮食了。

他们的辎重粮草原本是囤于大营的,却被偷袭中军的徐文韬所部给烧毁了,剩下的粮草……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粮草能剩下。如何能供给大军吃喝。

若是赵王军能攻下龙武军的右营倒也罢了,龙武军的右营之中也有不少的粮饷军姿,虽然不能让所有士卒都能得到供应,也能保证士卒不会挨饿。

谁知道,这一场不仅大败而归,而且龙武军在战斗中还烧掉了自己的粮草,连抢粮的念头都被断了。

这就等于彻底砸碎的赵王军普通士卒的希望,他们或许回不了家了!

….

王聪只能尽可能地收拢精锐的败兵,那些身上有伤的,缺胳膊断腿的,都被他放弃了。

他及时地与指挥骑兵的李远会和,双方兵合一处。

李远所部骑兵原本就是善于长途奔袭,这种长途作战最是考验内勤,他的麾下骑兵中有不少是原本北乾投靠的骑兵,他们依旧延续着北乾原本的喜欢,在骑兵作战之时,带上数量不少的羊。

不过这些羊主要提供的不是肉,而是奶。

羊肉只是过年过节和冬天不得已的选择,羊奶制成的各色食品至今仍是草原人的主食。

这些奶制品热量高,易于保存,方便携带。

而且李远军中还有不少驽马、劣马,这些马匹不能当成战马,平时在军中是作为辎重运输之用的。

现在赵王军忙着逃跑,哪有什么重要的辎重需要运输,这时候丢了都来不及。

这些驽马、羊群就成了王聪和李远所部的食物。

杀马充饥,甚至连马血都不放过,将其煮熟了之后分发给下面的士卒。

现在的王聪李远二人只能庆幸龙武军也是损失惨重,没有余力追击,否则凭借着他们的状态,根本走不回冀州境内,就会被敌军重创,乃至围歼。

谁知他们二人带着兵马千辛万苦逃回了冀州境界,依旧没有过上安生日子。

刚刚进入冀州境内没有多久,他们的粮食就耗尽了。

甚至军中有些战马都被人杀了用来充饥。

这是粮草告竭的信号,若是赵王还不派兵,那他们就只能纵兵抢粮了。

没过多久,赵王的人来了,但不是来接应他们或者支援他们的,来人没有带一粒粮食,只是带了一封赵王的亲笔信,并下令,阅后即焚。

这可把王聪和李远给愁坏了,赵王送来了精神食粮,但没有任何用处。

意识是不能决定物资的。

就算这信中的内容如何丰富,那也只是精神食粮啊!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那就饿得慌。

就算这信中是裂土封王的承诺也没有用啊!这改变不了饥饿的结局。

李远拆开赵王的密信,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不由火气大盛,心生怨念。

赵王不仅没有给他们支援粮食,反而斥责了两人的轻敌冒进,原本是要重重处罚,但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暂时将他们的人头寄下,戴罪立功。

赵王要求他们将龙武军引入赵王腹地,随后聚而歼之。

凭借让李远自信筹措粮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话外都是让他总兵抢粮。只是赵王没有明说出来而已。

虽然劫掠名声不好,但确实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要的是,能让此刻正向冀州进发的新编平靖军看不出破绽。

粮草不济、辎重丢失,纵兵抢粮,一切显得那么合理。

这可以让平靖军放下戒心,继续追击,为赵王创造战机。

“王兄,你看!”李远将赵王的密信递给了王聪。

王聪一目十行地看完之中,右手重重地拍在了马背之上,这力道让王聪胯下的战马人力而就滚下马来。

“王爷这是把我们当成弃子和诱饵了?!你我手中可是有近六万兵马啊!”王聪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他们这一支残兵继续溃逃,必然会被龙武军的兵马追上,衔尾而击,他们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种命令搁谁身上,都不乐意。

好在赵王没有下达更加具体的战术指挥,只有一个战略目标,让王聪和李远将龙武军引到原本预设的决战场地——白沟河。

这让王聪李远,有了一定的拉扯空间。

……

.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