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大嫂和弟媳(2 / 2)

后面蒋氏相中刘素兰,刘素兰是刘冠霖家中的嫡次女,性子比较活泼,打理中馈也很在行。

两桩亲事吕颂梨都没插手。但不管是大伯哥成亲还是自家弟弟成亲,吕颂梨都送了大礼。

这会,确定大儿媳不来之后,蒋氏强忍着怒气对小儿媳道,“你们大嫂身体不适,就不到上房来了,咱们直接开饭吧。”

“好。”刘素兰乖巧点头。

吕家男人们大气不敢喘。

而此时,吕致远的院子里,田老太太正在安慰自家闺女。

没错,田大嫂的娘家已经全部迁至平州了。

东海战役结束时,吕颂梨做主,用平州远征军在东海获取的利益和大黎朝廷换人这一举措,救了很多人出来。

田圶一家子就是那时离开老家前来平州的,当时他们一家子的处境已经很差了。

趁着那次机会离开的,还有秦母的娘家顾家以及秦珩原配丁氏娘家,他们两家是秦珩安排人去接来的。

秦珩安排的人明确地告诉他们,他们这次不走的话,以后可能都不会有机会离开了。如果将来,他们被朝廷拿来威胁秦家,秦家也不会就范的,到时他们别怪秦家冷血无情。

这两年,顾丁两家人的日子其实很不好过。

尽管他们的当家一再向皇上表忠心,不断贿赂梁安,让他在皇上跟前美言,花钱保平安,才苟了一年多。但他们两家也一直处于被监视的状态。

朝廷之所以没有立即拿他们两家来威胁秦家,主要原因是顾老爷和顾老夫人早就去世了,丁家那边也是,秦珩的岳父岳母也不在了,这两家人和秦家都不亲厚。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朝廷尝试过让秦珩秦晟的舅舅偷偷联系两人,看看他们的反应。哪知道,他们是一点反应也没有。

但是,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他们和秦家的关系是撕扯不开的。谁知道大黎朝廷什么时候会拿他们祭旗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秦珩还派人来,于是两家人便决定离开长安,迁至平州了。

话说回来,吕明志定下妻子人选后,田老太太就经常到吕府来看望大闺女。最近闺女闷闷不光的,她怕闺女钻了牛角尖,对此,她家老头子也是支持的。

“你这丫头,怎么尽使小性子啊。”

“娘,这个家里,就我的出身和地位最低了。”

田老太太只能劝她想开一点。她嘴笨,也不会说什么安慰的话。

其实田老太太内心很惶恐的,她觉得闺女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他们田家作为她的娘家,也跟着沾光不少。再不惜福,要被天打雷劈的。

上房那边,蒋氏吃了两口饭,让儿子儿媳等人慢慢吃,就回屋了。

吕德胜扫了大儿子一眼,追了过去。

吕致远没办法,也只能放下碗筷,慢吞吞地跟了过去。

“还生气呢?你这做婆婆的,怎能被她拿捏了呢?”

蒋氏叹了口气,“你说咱家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眼皮子浅的?”说白了,就是她对这个大儿媳还抱有希望才生气的。

“你呀,就是想将她的性子掰回来,这样你自己也不舒服,她也不舒服。你干脆放手别管了。”吕德胜心想,搁他这,谁让他不舒服,他就让谁更不舒服!

“以前她还不这样,后面这性子是越来越左。”

其实大儿媳那别扭的性子的根源都源自于德不配位,不适应身份转变带来的变化。

“她不喜与锦玉为伴,可能更愿意和茅坑里的那啥搅和。”

闻言,蒋氏拍了他两下,“这话就过分了啊。”

吕德胜撇嘴,“我这话还只是和你说而已呢,我要是当着她的面说,保准她能晕厥过去。”

吕致远刚来到外间,正好听到这一段,闻言,被口水呛了两下,咳咳——

“吕致远,还不给老子滚进来?!”

吕致远进来后,吕德胜嫌弃地看了他一眼,“瞧你媳妇把我媳妇气的!”

又被亲爹给训了,吕致远讪讪。

“田氏这是对你弟媳有意见呢?”

吕致远艰难地道,“对弟媳没意见,对弟媳妇的身份有意见。”他媳妇儿就是心气太高了。

吕德胜哼一声,“打铁还需自身硬,她自己不争气,反倒怪起别人太优秀了?”

“咱家现在这样,也不可能为了她就让你弟娶个破落户吧?”

“她那么会责怪人,怎么不怪她父母兄弟不够努力,没给她一个好的出身?”

吕致远摸摸鼻子:爹,你的嘴巴还能再毒一点吗?

吕德胜真的是烦死了,在这个家,大儿媳老想争第一,想将别人踩在脚下,偏偏又没那个能力。

大儿媳这种人怎么说呢,可以在外卑躬屈膝,在家必须吆五喝六!

吕致远苦着脸求饶,“爹啊,别喷了别喷了,口下留情。”

吕德胜白了他一眼,“活该,你娶回来的媳妇给我媳妇气受,我就给你气受,哼!”

“回去我说说她。”

“说她有什么用?你没事就带你媳妇儿多读点书!或者让她在慈幼局的工作卖力点!再不济——”吕德胜本想说让她多放点精力在教养儿女上,但想想算了。

“你就再努力努力,再生个孩子吧。”最后一句,吕德胜非常嫌弃。

吕致远:……合着他这个儿子目前就这点作用了是吧?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