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治邦对策(2 / 2)

关系能处的怎么样,都要看盛长柏自己。

“秦州的兵士确实颇为精锐。”

盛长柏赞同的说道。

只从盛长柏的个人观察来看,现在西北的军队,其实战力并不能算差。

和西夏交锋,一直处于下风的原因。

除了骑兵对步兵的绝对优势,打不过还可以跑之外。

大周对于军队的指挥,也是关键。

每次西夏兵的小股入侵,也只是最先,打大周一个出其不意。

等大周方面反应过来之后,西夏也就轻易占不得便宜。

在一些局部地区,西夏兵吃亏也是常事。

但是等到了双方有大规模会战的时候,大周变了指挥,军队没有了自主权,往往都是陷入劣势。

“虽然我们西军各方面,各方面待遇远不如禁军,但是精锐程度不差于人。”在西北任官十几年,王知州明显对西北有了感情,把自己也当做是一个西北人。

“盛御史到了咱们秦州,也有半月,不知对咱们秦州可有什么想法?”王知州继续说道。

“明公把秦州治理的不错,我初来乍到的哪有什么意见。”

盛长柏不好直说,还是要日常客气,谦虚一下。

“盛御史通判徐州的时候,政绩斐然,我也听过一些,还是希望盛判能够一施所长,惠及咱们秦州军民百姓。”

毕竟也是中过进士的文官,虽然处于军镇,行事看着雷厉风行不少,但是文官中间的礼貌还是有的,还是顺着盛长柏的话,说了下来。

“那我就说上一点。”

这一次盛长柏也就当真了,也不想等经过一段时间,两个人熟悉了再说。

时间还是挺珍贵的,也不适合那么浪费。

“第一点就是,汴梁到秦州道路艰难,粮食转运不易,损耗巨大,咱们秦州还是要发展自身潜力。现在汴梁有一种良种,颇为适合咱们秦州地区种植,过一些时间之后,良种就会送来,推广一事,还需要明公帮忙。”

第一件事,还是要推广土豆,秦州境内河流交错。

土地其实也算是肥沃,本是一个适合种植的情况。

但是因为境内山陵纵横,许多地形都是山地,丘陵。

就算是土地不错,种植的条件也就没那么好。

加上秦州驻扎军队甚多,人吃马嚼,消耗巨大。

本地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土豆这些高产的作物,还是有推广的必要。….

“如果良种真的有效,我一定鼎力支持。”王知州回道。

“第二件事,我对于来秦州交易的番邦,有一些想法。除了想要再多为大周交易一些马匹之外,我更希望可以收服这些人,为大周于已用。”

第二个就是招揽一些番兵,作为大周的雇佣军。

毕竟这些人,同样是游牧民族,在马背上长大。

和西夏兵的差距,其实就在武器装备上。

虽然大周现在的冶炼技术,也要差上西夏一些。

就算是大周的皇室,也以得到一把西夏出产的宝剑为荣。

但是不说,大周的冶炼技术方面和西夏的差距不算太大。

就是差距巨大,盛长柏也有自信,自己攀一把科技树,可以把这个差距给赶上来。

之前没有搞,也是因为大周一直忙着搞内斗。

完全没有开拓之心,就是提高了冶炼技术。

武器锋利,也只是可能造成大周更多的人口伤亡,完全没有必要。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新帝心怀大志,一心想要超过先祖的功业,比肩汉武。

为自己一脉能够,足够资格继承皇位正名。

有决心,有能力,盛长柏也就可以帮上一把,攀一下武器的科技树。

也不必追求太高,冶炼钢材的质量,超过西夏。

改善一下基础的火药配比,改良一下大周的筑炮技术。

能够以火炮的力量,撬开辽国的城墙,就足够用。

听了盛长柏的话,王知州先是闪过一些欣喜,后又是挂上了一些忧愁:

“盛御史你想法不错,但是你不知道,咱们秦州的情况有一点复杂。这边毕竟是边州,和其他州府情况不一样,州里的事情,我这个知州也做不到一言为定。咱们秦州的上下,对于番邦一直是两个态度。”

“那不知秦州上下,哪些人都是哪一边态度?”

王知州的态度还是很明显,愿意收服番邦,盛长柏明显看的出来。

“以兵马副都管向将军为首的一些武将,他们认为番邦不识王化,不服教化,畏威不畏德,没有招抚的必要,想要收服,直接打杀过去就是了。”

兵马副都管是一路兵马总管的副职,是秦州所在的秦凤路的军方第二人。

只是驻防在秦州,但并不完全归秦州管。

也是因为这样,大周这种文贵武贱的情况,向副都管可以和一州知州,争一些话语权。

当然了也确实是手握实权,手下有数万大军,给的向副都管争夺的底气。

如果真是空头将军的话,就是高上几个品级。

武将也不可能敢和文官置喙。

“骄兵悍将,手里的军士够精锐,将军自然会桀骜不少。”盛长柏也说不好自己对西军是什么观感。

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盛长柏对西军有不少的同情,但是了解了之后,盛长柏也觉得西军有现在的处境,不是没有原因。

西军虽然说起来有一些可怜,领着比禁军差许多的待遇,干着比禁军还要危险的事。

据盛长柏了解,西军的士兵,其实就没有俸禄。

朝廷只是给西北方面,召集乡勇抗敌,军屯的权利。

西北对于自己本地的乡勇,也就是给予了每一个弓手两顷地的补贴,带马的乡勇,可以多补贴五十亩。

但是刚到了西北,盛长柏也就清除认识到了,朝廷薄待西军的原因。

西军作为地方军队来说,远不如大周的中央禁军,对朝廷那么服帖。

对于皇帝来说,西军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嫡系。

也不如禁军那么听从自己的指挥,当然就得不到那么好的待遇。

“等有空闲之后,我会去说服向都管的。”

以贸易、利益手段,收服番邦的计划,盛长柏肯定是要实施的。

(本章完)

.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