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开始飘了(2 / 2)

如果皇帝不是鼓励寒门,喜欢在寒门里面点状元,汴京别头试的解元,每一科都是状元的热门种子。

“父亲,新科举子马上就要进京了,正是我应该多出去参加文会,诗会,扬一扬文名的时候,不出门怎么行。”盛长枫明显的还想挣扎一下。

因为长枫,各方面无论是出身,外貌,还是性格,都和盛紘最相似的原因。

盛紘对长枫有着不小的偏爱,平常长枫跟盛紘讲点什么条件,还是挺管用的。

“扬文名,你扬什么文名,你去参加那什么诗会,能让你考中进士吗。我告诉你盛长枫,你哪都不能去,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给我温书,你敢私下出去的话,我就断了你在账房上支取钱财的权利。”

盛紘带着几分火的说道,科举之事,在盛紘这里就是没商量的事。

“柏儿,你有时间了也多教导一下枫儿的功课,枫儿能中进士的话,到了官场上也是你的一大助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你们兄弟齐心,才能兴盛咱们盛家。”

单论科举知识的话,其实盛长柏已经超过了盛紘。

科举过后,盛紘也就不再精于经义,往琴棋书画,各类爱好发向发展了。

盛紘最擅长的就是写的一手好字,就是见多了好字的老皇帝。

看到了盛紘的字,也会夸奖一声。

外放的那十几年,盛紘也见不到皇帝,就是靠着一手好字,在皇帝心里留下了印象。

“是,父亲,孩儿会好好督促长枫备考的。”

盛长柏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也不是多想管教盛长枫,单纯的就是对于不让盛长枫出门这个决定,很赞同。

“你们两个去吧。”

教训完了之后,盛紘把盛长柏,盛长枫赶了出去,自己也要去找林檎霜寻求安慰了。

...

“二哥,刚才在里面你怎么也不帮我说说话,父亲不让我出门,这几个月我都要待在家里了。”

出去之后,盛长枫就丧着一张脸,拉着了盛长柏。

“你让我替你说什么,让你出去去青楼楚馆的厮混吗?你去这些地方,厮混几个月,能考得过省试吗?”

不管是穷酸文人,还是官绅子弟,办文会的首选之地就是青楼。

只是有青楼的档次的高低差距罢了。

整个社会风气都是这样,盛紘都不反对盛长枫去这些地方。

只是因为盛长枫年纪小,不让盛长枫沉迷这些罢了。

其次就是一些高门大户,为了拉拢人才,为了给自家子弟扬名,为了自家子弟多结交人才,也会在自家院子,别院的举办一些文会。

但是同样的少不了,歌妓舞女的表演。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吃吃喝喝,看看歌舞的交际场合。

最重要的是,谁举办的,大家都白吃,白喝,白玩了,给个面子,吹捧主家几句。

时间长了,看明白了,盛长柏也就看透这些文会,诗会的本质,就是这么一个事。

举办方花那么多钱,举办一个活动,总是有自己目的的。

要不是有这么一个潜规则,盛长枫也不会因为花钱举办诗会,不管写什么诗,都有一帮子人吹捧。

也就是一些出城,踏青,赏花,赏雪的文会,素上那么一点,这又是盛长枫不喜欢参加的活动。

“二哥,父亲不了解我经义是什么水平,你还不了解吗?我这次发解名次不好,是因为我发挥失常。等到了省试,只要我正常发挥,中一个好点的名次,根本不难。我课业水平早已足够,就剩下汴京扬名,让考官听到我的文名,排名次的时候,把我尽量的往前排了。”

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吹捧听多了,确实容易膨胀。

盛长枫现在整个人,就有一股迷之自信。

不只是怪外人,也怪家里,塾师因为长枫的身份,平常都是夸赞盛长枫为主。

盛紘对盛长枫,进行的也是鼓励式的教育,让盛长枫认识不清楚了自己的位置。

“三郎,你这次发解试,真的是发挥失常了吗。有没有可能你本身就是这个水平,课业不精,才只能取得这个名次?”

盛长枫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就是去参加真正的州试,也有一定的可能正经的获得一个举人的名额。

以盛长枫的年龄来说,学业相比于同龄人来说,其实还是不错的。

但这个成绩不能让盛紘满意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个成绩。

和同龄人比没什么意义,科举是全大周的所有文人一起卷。

盛长枫取得这个成绩,也不是全力以赴的结果。

还是有不少本可以用来的学习时间,盛长枫都是在划水的。

能取得更好成绩的情况下,因为盛长枫贪玩,只取得这个结果,盛紘当然可以不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就是发挥失常了。”长枫很自信的说道。

“……”盛长柏:“对...是...我信了。”

省试已经没太长时间,相当于现代学生高考冲刺时间,这个时候盛长柏也不适合,太狠的打击盛长枫的自信。

自信的学生,相对来说,还是更容易超常发挥一点。

打击盛老三,让盛老三认清自己的事情,可以等春闱之后再说。

不能多说,盛长柏就和盛长枫分开,各回各的院了。

“二公子,齐小公爷来了,老太太叫你过去。”

盛长柏刚走到自己院子门口,就遇到老太太院里的女使过来叫人。

“齐小公爷怎么来了?”

没有了庄学究,盛家就对国公府没有了吸引力,齐衡一年都上盛家来不了两回的。

“齐小公爷这次发解也中了举,这次是来咱们府上,是为了谢咱们家借读之情的。”女使回道。

“行,我换一身衣服,就去寿安堂。”

盛长柏应了一声,一会儿就准备过去。

按着大周朝的习惯论起来,盛长柏,盛长枫,齐衡,算是一个夫子教出来的同窗,其实是很亲近的关系。

尤其盛家这是家塾,小班教学,同窗的关系,就比书院,县学,州学,这种大班教育出来的同窗,要更亲近一些。

不论齐衡未来国公爷的身份,齐衡来了盛家,盛长柏接待一下,也是应该的。

同乡,同窗,同年,本就是一个读书人踏入官场之后,关系网的基本盘。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