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乌桓来信(2 / 1)

袁熙见那年轻伍长拦在自己和杨凤之间,笑道,“我记得你叫张放来着?”

那年轻伍长拱手道:“是,使君竟记得在下名字。”

袁熙说道:“我当然记得,我还知道这几次的军功,足够你们五人都升职,结果你们却用军功换了封赏。”

张放听了,苦笑道:“使君厉害,几个弟兄们不愿意分开,再说家里要养的人不少,光靠兵饷不太够,所以干脆换了田地。”

袁熙笑道:“你们脑筋真是轴啊,升了官不一样钱多?”

张放嘿嘿笑道:“田地拿在手里,才让人安心。”

“再说咱自忖也没多少本事,没得带的人多了,战场上管不过来,把人害了,更加不好。”/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但杨凤不得不承认,单论结果来看,幽州这边比黑山做的好多了。

至少人人都能吃上饭,虽然不能说每天都能吃得好,但勉强能维持个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黑山冻饿倒毙的人们,杨凤陷入了迷惘,当初阿父起兵时,不就是因为没饭吃快要饿死了,才奋起反抗的吗?

如今这些在自己看来搜刮民脂民膏的士族,却做得比自诩要救百姓于危难的黄巾军更好,这该怎么说呢?

杨凤陷入了迷惘之中。

秋收来了,便是秋种,北新城一切都似乎走上了正规,连被俘的那些黑山降兵,在这两月间都变了不少,事情似乎在向着好的一面进行。

然而此时蓟城的赵云却发来了一封急信,说右北平及辽西似乎出现了不稳的局势。

其主要原因,便是乌桓单于塌顿。

本来公孙瓒在时,也只控制了一般半幽州,从渔阳往东,右北平上古及渔阳辽西部分地区,是由乌桓单于占领的。

当然,里面的大城大部分都是公孙瓒势力,官员也都是汉廷任命,所以乌桓部族也只能在靠近北塞的草原放牧定居。

然而随着公孙瓒败亡,袁熙以极快的速度从水路攻占渔阳和右北平数郡大城,速度之快远超各方势力预料。

当时乌桓单于塌顿还想着和冀州袁氏联姻,也不敢太过得罪袁熙,所以在袁熙攻占公孙瓒残余势力时,虽未帮忙,但也是作壁上观,至少没有在其中坏事。

但随着袁熙势力的不断拓张,在各城周围发展农牧,不可避免和乌桓游牧民发生冲突,一开始两方还各自想办法平定争端,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但如今这种情况,却是开始恶化了。

这里面有单于塌顿迎娶袁氏族女,又暗地投靠袁尚,所以有些飘了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气候变冷了。

随着气候下降,塞北的牧草产量急剧下降,塞外边民被迫向南迁徙。

于是在边塞南北放牧的乌桓,便遇到了南下的鲜卑部落,两边发生了不少冲突。

相对实力较弱的乌桓只得避居塞内,这无疑挤压了塞内的游牧空间,于是塞内的乌桓人再度南下,于是边和袁熙的地盘产生了交集,胡汉边民的冲突便频繁起来。

赵云虽然尽力处理这些争端,但且不论关外异族,如今关内乌桓单于那边,却也提出了要求。

其言说袁熙虽占据幽州,但以较少的人口占据了较多的地盘,而乌桓数十万之众却无处可去,还望袁熙身为幽州之主,想出妥善的解决之道,不然迟早幽州生乱。

当袁熙把这隐含威胁的信放到众人面前时,郭嘉冷笑道:“我看这些人是不见黄河不死心,不到刑场不唤母。”

“我看幽州军练得不错,实力增强不少,不如突入乌桓老巢,将他们尽数杀灭算了。”

众人相对苦笑,都知道郭嘉态度强硬,但这个时候大动刀兵,似乎时机不太合适啊?

郭嘉看出了众人疑虑,出声道:“若是此时纵容忍让,必然养虎为患,不如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

沮授出声道:“那塞外的鲜卑谁来对付?”

郭嘉沉声道:“焉知乌桓和鲜卑不会联手对付我们?”

“要是天气再冷几年,他们怎么也要南下的!”

众人一听,纷纷沉思起来,因为郭嘉这话确实没错。

天气越发寒冷,关外牧草要是绝收,塞外异族肯定会入关,到时候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地盘,两边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