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的就是我的(2 / 2)

袁熙和吴昭对视一眼,心道曹宪的遭遇确实很惨,父亲被杀,母亲被抢,自己的姓还被改成了仇人的。

袁熙出声道:“你暂且忍耐,将来总是有办法了。”

曹宪悲喜交加,低头拜道:“有公子这句话就够了,妾永记公子恩德。”

汉制春节七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袁熙这几个月来回奔波多地,几乎一刻都没有歇停,还是第一次休息这么长的时间。

如今骤然闲了下来,颇觉无所事事,他盯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发怔,这种天气无论是操练兵士还是调集粮草都不合适,只能看情况延期了。

曹宪捧着一大堆竹简过来,摇摇晃晃挪到桌案面前,将竹简一一摆放在上面。

她出声道:“这是吴昭姐姐并妾身姐妹誊写整理的文集,公子看看合不合适。”

袁熙打开一卷,见这竹简竹条很细,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蝇头小隶,说道:“你们别太累了,凡事悠着点。”

曹宪跪在袁熙身后,帮忙捏着肩膀,“吴昭姐姐和曹节这几日晚上确实没怎么休息好,所以写完后她们在书房睡了,让我先拿过来给公子看看。”

袁熙说道:“你们都辛苦了,你也去休息吧。”

曹宪脸上一红:“这几日晚上都是我陪着公子的,休息得很好呢。”

袁熙翻看着竹简,感受到曹宪贴在自己后背,有些蠢蠢欲动。

曹宪是三姐妹中年纪最大的,比曹节还要大好几岁,身体也像其他罪恶的士族女子一样,已经发育的很好了。

虽然他至今没和曹宪迈过最后一步,但除此之外,两人该做的不该做的,基本都做的差不多了。

而且袁熙不得不承认,虽然后世曹节更有名,但目前来看,曹宪样貌更加出色一些。

而且曹宪别的且不论,有一项很突出的天赋。

动作很灵巧。

袁熙感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只希望自己能略尽人事罢了。

虽然世上悲惨的人生各自不同,而且比环氏母女惨的人有的是,但这不表示,环氏母女的遭遇就是理所当然的。

相比于赵云太史慈,郭嘉高览这些人,虽然他们也有人生低谷,但身为男子,只要有出众的能力,总能寻找到些许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但女子相比来说,机会就少得多。

蔡昭姬,甄宓,袁杏,甄荣,环氏母女,杜夫人,甚至洪氏和吕玲绮等人,都有作为女子的无奈,她们想要改变命运的努力,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显得极为渺小无力。

士族女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百姓,想到后世千百年的努力,才能将这局面稍稍改变,袁熙深感自己如今要做的事情任重道远。/apk/

竹简最前面的,就是汉律。

治理一地,严格健全的法制,是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就是选官制度。

汉制的察举制,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后世的九品中正制,则更加离谱。

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这选官制度,一直把持在少数人手里,基本靠人情和私利在运作,从选士人到举孝廉茂才,都逃不过这个框框。

选拔制度千百年来,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无数细微的改进,袁熙不觉得自己能一跃将其推进千年,他现在的能力,也不足以让他建立一套完善的科举选拔体系。

想要做良性的改进,对于不熟悉古代官场运作的他来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他苦苦思索起来,这选官的关键,是人,还是制度?

可恶,要是郭嘉早日想明白,为自己出主意就好了。

袁熙出使徐州的时候,也见过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要是自己能够提出构想,陈群未必不能另外想出一套更好大的体系出来。

为官之道就是制衡,如何平衡士族,良家,平民之间的关系,提出三者都能从中受益并接受的分配方式,这对袁熙来说,是绝对无法独力完成的。

任何制度的进步,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要想改良,需要一大群人集中智慧,群策群力,但袁熙手下这方面的人,简直是堪称空白。

只有占下自己的地盘,才能招纳更多的人才,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他越想脑子越乱,忍不住摇了摇头,背后曹宪纤纤素手伸出,为他按揉起太阳穴来。

袁熙陡然感觉放松不少,随口问道:“如何能找招揽到更多士族效力?”

话一出口,他实际哑然失笑,曹宪也不过是个少女,她能有什么办法?

曹宪一怔,公子在问我?

她下意识道:“妾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这些复杂的事情。”

袁熙一叹,自己确实太急了。

他刚想安慰曹宪,却听她说道:“妾只想到一个办法。”

“妾原来的生父,也曾是当代名士,结交颇为广泛,和许多士人有交情。”

“若公子将救出我们母女的事情传扬出去,名声便会水涨船高,天下很多对曹氏不满的人,说不定可以来结交公子?”

袁熙心想自己怎么把这一茬忘了,就像吴昭的身份将来时机成熟,也可以利用一样,扯一杆大义的旗号,是最为迅速有效的办法。

他突然身体一震,之前困扰他的,是曹操控制黄巾军的难题,此时曹宪的话,却让他想到了一丝应对的可能。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