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忽悠(2 / 2)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1928 字 2个月前

易飞说道:“我近期注册了一个电子公司,旨在研究开发电子技术,现在很多人认为生产不如买,有些民营公司也正这样做,两位领导也知道我有门路,如果我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子仪器,很快就能赚一大笔钱,可我还是注册了一个电子公司,要自己研发电子产品,这需要一个长期投资,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许需要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因为我在想,外国人靠不住,他们不卖给我们了怎么办?这不是杞人忧天,外国人靠得住,就没有华夏上百年的屈辱史了。所以,我得拼命的赚钱,拼命的花钱,为什么?因为我热爱我们这片土地,热爱我们国家。”

这话不算忽悠,是他真实的想法。

他也把这些话给许昌国院长和季钢杨,最后才确定成立费莱电子公司。

华夏八十年代前期,电子技术发展还是挺不错的。

至少不比绝大部分的国家弱。

可是正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味推广“造不如买”的理论,电子行业的几个著名企业为了一己之私,更是发杨这种理论。

结果造成很多项目下马,事实证明,三十年后,华夏电子行业一直被外国卡脖子。

那些宣杨这种理论的企业也没活到那个时候。

但那批人真的该死。

易飞这一席话让在坐的各位都深受感动。

包元毅都要站起来向易飞鞠躬。

现在的社会,能这么想的人真不多了。

尤其易飞才十六岁。

这才是华夏的脊梁。

难怪关副府府长说,临东将因为易飞而不同。

包元毅甚至觉得华夏也将因为这少年而不同。

他也知道,帝都很著名的几家企业思路正和易飞相反。

他们鼓吹花大钱研发,还不一定能研发出来,不如买国外现成的。

这种目光短浅的言论还挺有市场。

好像有不少的项目就因为相信这种言论搁浅了。

这种事就包括易飞所说的电子产品的领域。

雷军说道:“易飞,正是我和老包了解秋城,又从关副府长那里了解了你,才会来找你们合作,这些年,我们也认识一些有钱人,认识一些古董爱好者,可真正有家国情怀的却没有遇到过,你现在有点为难,是因为资金吗?”

赵秋城酷爱收藏。

易飞要来的那些古董,不用说都是为他要的。

可看易飞的意思,似乎对他提的合作并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很为难的样子。

他讲了这些话,雷军能听出来,易飞的意思是,他更愿意把资金放在经济、科技发展上。

这也无可后非。

收藏毕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

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了,才是强国之本。

“也不全是资金问题吧,毕竟我能挣些钱,还有一个有钱的妈妈。”

易飞说道:“我搞农业也好,搞电器也罢,都是正大光明的生意,说我赚黑心钱还是说我推动了临东经济发展都无所谓,可是做古董生意……”.

他没有说下去。

他和小哥小打小闹,是因为小哥喜欢收藏。

去捡个漏,偶尔买上一两件,其实都不带考虑价值的。

更不是为了赚钱。

只要觉得稀罕就买下来。

小哥喜欢收藏,并不着迷。

丽丽喜欢收集钱币、邮票,说起来也不着迷。

能找到就找,找不到、买不到也不强求。

和雷军、包元毅合作,正儿八经的做古董生意,易飞还真有顾虑。

易飞的心目中,做古董生意的或多或少总要违规。

不说别的。

如果有人找上你,拿出一件古董,你明明知道这是从地里刨出来的,你说买还是不买?

举报还是不举报?

这都是个大难题。

你买了,就有销赃的嫌疑,你举报,未来十年,这玩意特别嚣张,你举报得完吗?

总不能整天和这些玩意斗来斗去吧。

怕是不怕,可是太耽误时间。

再说,文物和古董如何界定。

易飞以前也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文物和古董的区别,然而,他还是说不清哪些算文物,哪些算古董。

他讲了这么多。

就是想说他的投资很大,不想做什么古董生意。

好像雷军和包元毅没懂他的意思。.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