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被奉为恩人(1 / 1)

仕途风云 阿诸 1236 字 4个月前

方紫卿说:“那你这里的工地怎么办?”

鲍宗伟说:“停工!”

“你前期的投入怎么办?”

鲍宗伟就说道:“前期的投入有的能追回来,比如土地款,追不回来的就算了,你说得对,我在这里就是建成外交部,也只有老百姓看,分文不值,而且离市区远,增加运输成本。乖乖,我怎么就没往开发区想呢?”

方紫卿说:“您没想是因为您觉得要富贵不离乡,企业总部建在家乡,还能安排乡亲们就近就业,造福一方。”

鲍宗伟再次拍了一下大腿,说道:“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脑子一直没往外想。”

方紫卿又说道:“在开发区建厂,还有一大好处,我料定您没想过这个问题。”

鲍宗伟说:“你说。”

“在开发区建厂,用工面向的不只是村里的乡亲们,面向的是全市、甚至全省全国,还能招来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但如果您在一个小村里,而且交通还不方便,请问,有哪个高级知识分子愿意去小村庄的企业,就是企业再大,也招不到那些高知人才。久而久之,企业发展就会受限,因为用工层次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

“你说得太对了!现在管理人员,都是十里八乡沾亲带故的人,没什么文化。小方,你是我的恩人,你是我们家族的恩人!”

鲍宗伟说着,就紧紧握住了方紫卿的手。

方紫卿很快给鲍宗伟跟开发区搭上关系,时间不长,鲍宗伟如愿拍得开发区一块30亩土地。

方紫卿知道后,又找到鲍宗伟,埋怨他太保守了,少说也要拿到50亩土地。

事实证明,方紫卿的预测是对的。

后来,鲍氏企业搬到开发区后,规模越做越大,但想扩大厂区面积就受到了限制,可是周边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后来的鲍氏集团只能另外拿地。

鲍宗伟后悔不迭!

事后,也果然如方紫卿所说的那样,鲍氏集团打交道的银行,早就不再是信用社了,而是几大家国有银行。

方紫卿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信用社主任,但是在鲍宗伟眼里就是,方紫卿就是活神仙。鲍宗伟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家后,多次表示想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方紫卿谋个一官半职,多次被方紫卿拒绝,他说他这点本事只能待在信用社,到了别处就不灵了。

这足以说明方紫卿人间清醒,他不愿攀附权贵,也不愿背上枷锁,更不愿像有的人那样失去“自由”,人一旦搭上某种关系,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一道枷锁。

鲍宗伟为了感激方紫卿,在鲍氏开发第一个楼盘的时候,特地给方紫卿预留了一套房子,那个时候,哪怕方紫卿不要,转手卖给别人都能大赚一笔。

但方紫卿深知跟企业家打交道的厉害关系,他好意拒绝了。

越是这样,鲍宗伟越是真心敬佩他,后来他们的交往也仅限于一盒茶叶。

荆涛听了高峰的介绍后问道:“这么说,这个老方自始至终就没买鲍氏开发的房子?”

高峰说:“是的,他没买过鲍氏一套房子,倒是买了本单位两套房子。”

“还是个清流!”

“没错。老方的确是信用社一股清流,后来,他被调到总社任信贷科长,一干又是十来年。”

荆涛问道:“看来的确是个能人。”

高峰说:“他的故事还有许多,我之所以把他引见给您,在他身上,几乎每个故事都很有意义,他特别了解农村,了解农村的经济和金融,他绝对比村干部和乡干部还了解农村和农民。用他的话说,凡是找到他的人,在他面前几乎就成了透明人了,就连被媒体报道的那些光鲜的企业家,到了他面前都会一丝不挂,因为他太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情况了。”

荆涛默默地点点头,说道:“这样的人退休后不应该闲着。”

高峰说:“是啊,他退休后有好几家小额信贷公司的老板聘请他,他都拒绝了,他说,给公家管钱的时候,几乎没压力,一旦给私人管钱,压力就大了,因为,老板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他现在干什么?”

“玩。”高峰说:“他也算玩出了圈,搞摄影,做小视频,跟以前的职业毫不相干。”

说着话,他们就来到了方紫卿发位置图的饭店。

说是饭店,其实就是一个饺子馆,不过倒是整洁、干净,而且食客爆满。

高峰拿出手机,给方紫卿打了电话,很快,从里面一个小雅间走出一个瘦高的人,无疑,这个人就是方紫卿。

当方紫卿看清高峰身边人的时候,他就是一怔,刚想说话,被高峰拦住,说道:“进去我再给你介绍。”

三个人来到方紫卿事先定的一个小雅间,高峰这才介绍道:“老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市委的荆书记。”

方紫卿握着荆涛的手说:“电视里见过,您真人更帅!”

荆涛笑了,说道:“我这半天满耳朵都是关于你的传说。”

方紫卿看向高峰,目光里有了不解。

高峰说道:“是这样老方,荆书记在搞农村调研,是关于搞活农村经济、盘活空心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问题。你熟知三农,所以我就把你推荐给荆书记,有些情况要向你请教,跟你探讨,千万别吝啬你肚子里的那些真玩意,真玩意要掏给真人。”

方紫卿不好意思地说:“荆书记双硕士学位,又是财经专业出身,我充其量就是一只土包子,最高学历读的是中专,还是在职的,我肚子里哪有什么真玩意,几十年都是跟养牛、养猪,要不就是搞小农经济的人打交道,没见过大世面,何来向我请教?你别烧死我!”

不等高峰说话,荆涛就说:“我们需要的正是您这样懂农村、懂农业、懂农民的人才!那些高大上的专家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他们的观点水土不服,如果专家那些理论可行的话,农村早就发展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