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美国梦(1 / 1)

我的1999 东人 3195 字 1个月前

第554章 美国梦

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

吕慧满脸喜色的推门走了进来。

“徐总,白宫总统办公室电话,让您有时间的话,立即去一趟。”

“看来我们的小布什总统已经做出决定了。”迅速站起身,“走,去白宫。”

来过几次后,徐良已经对这座赫赫有名的美国权力心脏变得轻车熟路。

穿廊过道,很快便来到了小布什的总统办公室。

“徐先生,欢迎。”

“总统先生。”

两人简单握了握手后,在旁边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秘书奉上咖啡后,徐良也不啰嗦。

“总统先生急忙把我喊来,不知是不是‘海力士’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看来徐先生很看重这家公司?”

察觉到小布什的试探,徐良组织了一下语言,微笑道。

“如您所言,我确实很看重‘海力士’,作为全球知名的存储芯片生产企业,它的份额占到了全球近20%,虽然不如三星和美光,但也是存储芯片领域的大玩家。

如果能收购,将丰富我的事业版图。”

小布什微笑道。

“可是据我所知,海力士的负债高达165亿美元,比它的实际价值高了近一倍。这么高的负债,想要偿还恐怕很难。”

“确实。但如果不是有这么高的负债,海力士又怎么可能被我收购?”

小布什点了点头。

芯片企业的重要性不用多说。

当年美国为了打压东瀛,对南韩芯片行业扶持多年,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所以这几天他拿到海力士的资料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拒绝。

虽然苏¥联解体后,对其技术禁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了。

但1996年7月,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了《瓦森纳协定》(简称“瓦协”)。

决定从1996年11月1日起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

与“巴统”一样,“瓦协”同样包含两份控制清单。

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

涵盖了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9大类。

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

华夏同样在被禁运国家之列。

海力士的芯片产业,无疑也是‘瓦森纳协定’中规定的,禁止对华夏出口的技术品类。

这也是徐良,虽然眼馋海力士却一直没有动手的原因。

没有美国的许可,就算南韩那边想卖,也通不过各国商务部的审查。

<div class="contentadv"> “徐先生,芯片产业是瓦森纳协定中明令禁止的,不能对华夏出口的技术产业,所以你的要求我很为难。”

“总统先生,瓦森纳协定的内容,禁止最顶尖的电子器件技术出口华夏,但海力士的技术比不过三星、美光等顶尖企业,所以不应该被禁止。

其次,海力士的发展依赖于阿麦斯、尼康、佳能等公司生产的光刻机,对上下游的产业链极为依赖。”

徐良的意思很清楚,海力士比较容易控制。

小布什略作思索后。

“徐先生,如果你肯加入美国籍的话,我马上答应你的要求。”

“总统先生,我对美国非常尊重,也钦佩美国为人类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但我毕竟是一个商人,追求的是利润。

美国的商业发展数百年,各行各业早就被各大权贵垄断了,我一个华夏人加入进来,想要取得大成就太难了。

相反,华夏改革开放不过十年,各行各业都没有形成垄断性的巨头,以我的能力和资本,在华夏更容易取得成功。”徐良道。

“徐先生不怕将来自己在华夏的资产被没收?”

“所以,我才打算收购‘海力士’。”

小布什深邃的眼神审视着面前的男人,可惜对方脸上没有丝毫异样。

沉吟片刻后。

“所以,徐先生收购海力士是为了自己将来找一条退路?”

“有这个想法,但更多的还是看好这个行业。随着电脑的更新换代,性能越来越好,市场也会越来越大,而每一台电脑都需要存储芯片,这是一个正在不断扩大的市场。

我希望将来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小布什沉吟片刻后,“徐先生,太平洋1号基金再次募资后准备投到什么地方?”

徐良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

小布什心里显然还在犹豫。

“这次募集的金额比较大,单纯的股市或者债市很难容纳这么多钱。所以,我想分开投资,一半股市,一半债市。

股市上将以互联网在内的高科技股为主,纳斯达克过去,大浪淘金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债市的话,得益于总统先生的今年4月份制定的《美国梦首付款法》,美国房地产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所以我们会投资房地产行业链条上的公司债。”

说起这个《美国梦首付款法》就不得不提一下之前写过的小布什减免税款的事。

2001年的美国,正遭受着纳斯达克泡沫崩溃的危机。

2000.3-2002.9,纳指暴跌75%,由克林顿总统发起的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投资热潮走向终结。

那一刻,失望的民意很自然的便转向了拥抱共和党人小布什。

小布什是老布什总统的儿子,拥有耶鲁和哈佛大学的双学位,做过能源公司的老板,也经营过一支德州棒球队。

他本人形象健康,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又是总统儿子和棒球队老板,活跃在媒体版面上,因此人气很高。

凭着这份人气,他在1995年当选德州州长,在任内推行了20亿美元的减税,是德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并在1998年以69%的高选票赢得连任。

2000年,经济危机肆虐之下,他进军全国总统大选,再次打出万试万灵的“减税”口号。

这份履历和政纲,跟当年老布什和里根的施政方针不能说非常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他的这种既有老布什的高学历+商人经历,又有里根的亲民形象+州长经历,并能成功勾起人们对1980年代美好回忆的政纲,毫无疑问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