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吕宋锐士武卒(2 / 2)

有机会跨越阶层,改变命运,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而唐中后期无田可分授府兵,也无田可兑现勋赏,拼命换来的勋官,变成一文不值,普通士兵再没机会靠杀敌而获官的时候,自然没有人再愿意去当兵,大家都逃避点选府兵,府兵制就后继无人崩溃了。

后来不得以改募兵制,

但募兵制下,朝廷又不肯给足钱粮,甚至还经常拖欠,士兵们常有饥色,家人更得不到保障,于是到了晚唐时,许多兵都是拉壮丁强征来的,

甚至为了防止士兵逃跑,脸上刺字。

弄的跟那些卑贱的奴隶一样,

从唐初社会地位较高,人人都想点选府兵,到后来的贼配军,战斗力也自然一落千丈。

武怀玉不想要一支脸上刺字来防止逃跑的军队,更不想靠着强拉壮丁征兵,了希望吕宋军队能打硬仗,

也愿意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吕宋募兵,每年基本钱粮是十二石米,七匹绢,三节等赏赐加五匹绢。”

“另外军官以下士兵,按服役年资,个人技艺等分为锐士和武卒两阶各三等。武卒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锐士三等为上士中士下士,”

军士是授给那些九品武官以下的精锐士兵,他们经验丰富,或个人武艺技能出众,

兵头将尾。

大唐军中,队是最低一级,队头是正九品下,而队副是从九品下。

队以下,虽然也还会有伙伍,或是中队小队等,但那些伙长小队长等都没有品级的,不算正式武官。

但队中的旗手、伙长、伍长等人,却也是队中骨干,非常重要。

所以武怀玉打算提高一下这些小兵头们的待遇。

锐士第三等,也就是下士,在基本的衣粮外,加一季衣粮,也就是加三石米三匹绢。中士,加两季,六石米六匹绢,上士,加三季,加九石米九匹绢。

但就算是上士加了三季衣粮,相比起队头队副这些有品阶的武官,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队头年禄四十石,队副年禄三十石,考核得上等,还可加禄一季。另外队头队副每月还有俸钱、日料、杂用补给,加一起一个月有一千五百钱。还有职田或职田租,有官人永业田等福利待遇。

而一个担任旗手或是伙长的精锐老兵,授为锐士上等加三季衣粮,那他一年等于有二十一石米,二十一匹绢的收入,增加七成收入。

而武卒三等,

二等兵一年加半个月衣粮,也就是加五斗粮二丈绢。

一等兵加一个月衣粮,上等兵加两个月的。

新兵入营,暂为列兵,服役半年后表现合格则授予二等兵。

士兵们的饷,给的是粮食和布匹这样的实物,也是考虑到发钱,会受到物价波动影响,而直接发实物,可以尽量少受影响。

至于队副以上的军官,

武怀玉暂定按朝廷武官们的待遇定,有年禄,有月俸,还会有公廨钱、职田租、日料杂用等补贴,甚至还会有额外的官人永业田授给。

“新招募之兵,每人授田二百亩,一百亩永业,一百亩口分。”

“而且募兵家人随军移民来吕宋的话,我们也会有优待,丁男一人授田百亩,中男也给五十亩,每兵户内家属限授田三百亩。”

现在没有那么多田分不可怕,

等征服周边部落,自然就有田可授分了。

以后打仗立功授勋,也是还要授勋田的。

安排东阁开始招兵,武怀玉又跟三院这边商议在吕宋筹建军器场、军船场等,弓箭、弩机、铠甲、刀、盾、矛等各武器作坊都要立马开始组建开工,

先从简单的造起,兼维修,慢慢的积攒技术和人才,扩大规模,以后肯定还得是自己生产,不能指望从中原送过来,那边随时会被卡脖子,而且采购肯定比自造成本要高。

船也要自己建,

吕宋离不开船,不管是军队还是民用还是贸易商用,未来需求巨大,这是一个大市场,吕宋肯定得自己拥有。

“钱的问题不用担心,”

“我知道现在吕宋各地开销大,也不指望现在能自给自足,我会安排钱的问题。”

武怀玉让吕宋使府,跟武家的钱庄签署借款协议。

虽说吕宋和钱庄都是武家的,但武怀玉还是要求走流程,武家那么多产业,他向来的规矩就是相互间可以合作,但得账目清楚明了,各个商号之间是得各自负责的,不能乱套。

吕宋使府向武家的钱庄借款,用吕宋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做抵押,钱庄放出这大笔的借款,能赚到大笔利息,而且还有抵押保障,怎么都不亏。

而对吕宋这边来说,有充足的资金借贷后,接下来不管是继续扩建据点,还是招兵、招工、移民,又或是打造军械、战船、开采矿产、筑城建港修路等,

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不能等吕宋慢慢发展自给,得抢时间,只能是先借钱发展,这叫借鸡生蛋。哪怕要付出利息,但赢得时间,也很值。

“对了,招兵,安家费要给,咱们不仅要给田,还得给笔安家费。”

“阿郎,安家费给多少?”

武怀玉考虑了一下,“安家费给两石米,再加两匹布,再加一百文钱吧。”

“会不会多了点?”张义忍不住又道。

“就按这个数吧,”

武怀玉觉得不算多,晚明时的安家银都有五两了。

而满清八旗里待遇最好的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这些精锐,相当于是士官阶层了,每月给银四两,再加四石米。

骁骑、铜匠、弓匠,月给银三两,外加四石米,

炮手月给银三两,米三石。

步军领催一月二两银,步军一两五,米两石。

绿营兵待遇就低的多,京师巡捕三营,马兵,才月给银二两,步兵仅一两,月米皆五斗。

最低的是绿营守兵,月银一两,米三斗。

吕宋新入营的列兵,年十二石米七匹绢,加五匹绢布的赏赐。而晋升为二等兵后,一年能多发半个月的衣粮,加五斗米半匹绢布。

假如吕宋满编一万兵马,一年这粮饷、器械等开支可是个大数字,不过武怀玉倒不担心这个,他觉得养一支精锐不仅不会亏钱,还能赚钱。

吕宋那么多部落,手里可还是有不少金子存货的,就是那些人口也能卖不少钱。

而一旦这支吕宋军战力成熟,到时杀到香料群岛,成功从那边带回香料,那就更赚翻了。

兵招来不是看的,

得练,更得拉出去打,要以战养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军费的问题倒是通过向武家钱庄借款解决了,而他给出的招兵条件也不错,相信这第一批五千人,很快能招到。

只不过现在最让武怀玉头疼的是兵好招,

可这五千人的那些军官怎么办,从哪来。

这可不能挖朝廷的墙角,武怀玉也没那胆子公然挖大唐武官来吕宋领兵。

头痛,

有兵无将,那这兵也难有战斗力。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