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剥皮(2 / 2)

大家认真听着,越听倒是越上心,好像真的挺好,起码来这里可以学习唐人的语言文字,甚至是医术。

在部落里,医术是由巫医们掌握的,那可是非常神秘且珍贵的技艺,绝不会轻传的。

还有人倒不相信唐人会轻易传授他们子弟医术,也没想着学了后就能当官当兵什么的,但想的是学会唐人的话,到时跟唐人做生意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廪生还有每月廪米六斗,这可是待遇极好,公费学生。

当然,名额有限,部落头人们也知道自己的子弟估计肯定选不上,不过后面还有增生附生例生等,听解释这些是额外招收的,但需要自费,交学费住宿费食费校服费等,这几种生不同之处就在于,增生比附生交的钱少,附生比例生交的钱少,

例生不仅交的各种学费等多,还得再额外交一笔例钱,相当于是买的入学资格。

你部落子弟中要是各方面都差点的,但你肯交纳一笔例钱,则就有机会成为例生,当然例生也是有限额的,州经学、医学都只各有五十名额,招满为止。

每年一招,学制五年。

这些学生中,只有公费的廪生,是有官生身份的,也就是有预备吏员身份,优秀者还会被举荐为贡生,进京参加科举。五年学满,合格毕业后,可获得做吏的资格。

这些条件还是挺不错的。

其它各种生就没这些待遇了,

现在流州开设二学,不设崇玄学,另外下属的两个县,也各设医学、经学两校,生员比州学减半。

所以这次一州两县,经、医两学,廪生各要招一百人,另外还要招增生附生例生,各一百。

六所学校,总共招八百人。

对于新设的流州来说,这简直是大扩招了,毕竟现在都没啥人口,现在不仅六所官学齐全,还比额定的多招了不少,又有这么些附生增生例生存在。

“武相公和汪刺史对你们这些主动归附的部族,还是非常赞赏的,所以这次特别指示,直接分给你们各部学生名额,”

没参加联盟来攻的部落,有四个完整的,也还有其它三个部落的一支,总共是有七部十三支族。

“你们每支族,给三十个生员名额,六校各五人,增生附生例生各十人。”

头人们又愣住了。

这是直接摊派了?

一个部落必须出三十个年轻族人了,

“入学要求年龄十岁到十六之间,男孩。”

夷人们听到这些要求后,并没有太大反应,他们反应过来,认为这学校,其实是唐人要他们部落交人质。

一个部落交三十个少年人质。

想明白这点的他们,并没有说不满,反倒是很平静的接受了,比起看到莫那被剥皮做了人皮袋子挂在那,

交人质倒更能理解和接受。

虽然来读书,还要交钱,例生交的更多,但交钱他们也能接受,毕竟做为被征服者,这些是他们早有心理准备的。

十三个部落,共要交出三百九十个质子。

只是那些唐人说的好听,学生,传授经学和医术。

夷人们没听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但有莫那他们的惨痛教训在前,他们现在都是非常识时务。

一个个纷纷在刘参军面前表态应允,甚至还有人要马上就交学费和助学金,承诺回去就把孩子送来,或者现在就派人去接孩子来。

“很好,”刘参军以为还需要费很多口舌,没想到他们这么配合。

“大家放心,部落孩子来州县城读书,每旬休息一天,他们没时间回部落,但你们有空时可以来看望他们,而且每年会有寒暑长,是可以回家的。”

“我们很快还会在各部落里开办社学,派行生去社学教部落里的孩童启蒙,教识字算学等·······”

参观完学校,

部落头人们其实也还是挺羡慕的,这些学校虽然在汪达他们看来还是比较简陋了点,可头人们却觉得真豪华。

尤其是参观了学校食堂,中午还直接在食堂试了一餐后,知晓这些就是以后学生们的餐食,更羡慕了。

那个叫汤饼的玩意,好滑溜好筋道好好吃,那个叫蒸饼的又松又软还好有弹性,捏着让他们不免想到新婚之夜妻子的····

大米饭都与他们吃的不一样,

每天还能吃到鱼虾,

······

“诸位,还有几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我们将在各村寨开设一家商铺,收购当地土产货物,也运销中原商货给大家,油盐茶酒,锅盆碗碟,还有针线绳索,刀子锄头,布匹药物等等,而且出售价格比之前海边集市的要便宜,而对伱们的鹿皮樟脑药材稻米等收购价格却提高了不少,”

“还有,我们近期会向各村寨招募一些人做工,待遇优厚,给的工钱多,有意的速速报名······”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