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举家南迁(2 / 2)

亲卫是从七品,虽说这相当于特殊的内卫官,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出仕途径,有这亲卫衔,武怀玉把他调去岭南,授他个牙军校尉也就显得很合适,

如此一来,他丘神绩比别人起步就高了一大截,别的府兵可能奋战十年都未必能官至校尉,他一个从国子监开除的书院学生,起步就是校尉,在岭南还有大帅姐夫照顾,

十年之内不说混个刺史,但混个统军或是别将绝对可以了。

武怀良三人在旁边看的都有些心动了。

怀玉拍了拍弟弟,“你们就别想了,安心在书院读书,你们不是说要考科举吗?进士难考,那就考明经,”

十四五岁的少年,再读个五六年书,甚至再读十年才考中科举,其实都还不算晚。

武怀玉很支持他们考科举,将来科举才是正道,武家早晚也要转型的。

怀玉带着一大群人回三原县,也只是住了一晚,他和马周都没有时间,怀玉和那两个姐夫也都是请假来的,他们仍在禁军任职,已经升到七品,

老武和柳氏对儿子女儿等回来很高兴,龙桥武堡格外的热闹,

来拜见看望的乡邻更是络绎不绝,老武现在也难得大方起来了,在乡里极好名望,他请来铡面师傅,从磨坊拉来许多米面,

在武堡办起流水席来,请乡邻们吃铡面,带鸡蛋肉臊子的。

来就吃席,不需送礼,反正来就是客,

引的四方轰动,无数乡邻百姓赶来,龙桥现在本就是三原县城,还是渭北最热闹的商货集散点,武家这流水席从早到晚就没停过,无数人来吃铡面。

倒不全是为这口吃的,而是觉得能吃上武相公家的面,是件值得吹嘘脸上有光的事。

陪着老武到处转了一圈,

现在的龙桥真是发展的极快,龙桥的南北两岸上,都已经扩建了十倍不止,长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商铺,就连河两岸坡上,现在都全是一孔孔的靠崖式窑洞,

武家出资修建的龙桥书院,现在规模也扩大了许多,不仅有正经学经史子集的书院,也还有附庸的启蒙教育的社学,以及专门为工商培养技工的技校,开了各种培训班,

龙桥各式各样的作坊也多,这里不仅是药材加工产业区,也还有不少其它的产业聚集在此,

在这越来越兴盛的龙桥,武家的那五环圆堡,依然是那么的醒目,

而清河两岸的那些高大的风车和磨坊、油坊,也都成了这里的地标,

龙桥现在聚集了大量的商人、工商,聚集了许多产业工人,甚至跑运输的,装卸搬动的力工也很多,连带着也兴起了青楼、赌坊、酒楼、饭店、茶楼这些服务产业。

老武这位侯爷现在过的很滋润,

他虽早致仕了,但现在是本地最有名望的乡贤,就算是六品的三原县令,那也得时常上门拜访的,

县里不管办什么大事,总得先请示他。

“咱们三原县现在被称为小长安呢。”老武看着清河两岸的繁华市镇,好像是在巡视自己的王国领地。

虽然他这县侯,其实根本没有封地,连采邑领民都没有。

“我过些天就回岭南了,这次会把妻妾儿女们全都带去岭南,”怀玉道。

“岭南可不是啥好地方,把妻儿们带去干嘛,受苦吗?”

“她们想去,其实岭南也挺好的,广州城现在可是极为繁华,比中原不少州城都热闹呢。”

老武这辈子都没过去长江以南,不过他倒没过多干涉,

“我没想到你会辞相,会继续留在岭南,但你能助你四叔入政事堂,这是好事,咱们武氏家族越来越兴盛了,

你四叔家的二娘,将来是太子良娣,你大姐家的映素,将来也是太子昭训,”

老武笑着计算,现在皇帝还年轻,再做三十年皇帝都没问题,而三十年后太子继位,也起码还能当二十年皇帝。

这么一算,未来两朝帝王五十年,武氏家族都能恩宠不衰,有这五十年时间,武氏家族能够更进一步,成为能跟山东五姓、关陇六姓那样的顶级门阀。

老武想的倒是挺远,武怀玉呵呵一笑。

回去路上,老武突然拉住儿子,犹豫半天,才道,“阿耶近来有些力不从心,你能不能给阿耶配几副丹药?”

怀玉认真的打量老爹半天,“阿耶,你已经不年轻了,还是算了半,老了就要讲藏精守阳,那样才能长寿健康,”

“我不是想再为武氏家族添丁进口出份力嘛。”

“阿耶,你现在已经有二十七个儿子,四十三个女儿了,你为武氏家族做的贡献够大了,既然力不从心了,那就好好颐养天年吧。”

老武不服气,“你族长大伯今年还又纳妾、添丁呢,他比我还大十岁呢,我还年轻。”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