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永和宫(1 / 1)

“那时夜深了,但是乾清宫那一块儿放着鞭炮,我们听不见,却可以从夜空中看见。谁也睡不着,就结伴出来抱着个椅子,坐在上面怀里塞着个暖水炉,看那听不见声音的烟花。”

“荣嫔说她在家不受宠,所以每次都是她小心的拿着香头去点鞭炮,然后点着了尖叫一声捂着耳朵跑回来。弟弟却可以被阿玛抱在怀里站在远处观赏烟火。她也想过一次那样的日子,没想到实现了。”

“我就笑说,你可以明日找内务府要一捆烟花来,明日让你宫里的人给你放。她说明天放就没意思了,还是今天好好看吧。”

“那时我想起首诗,有一句诗叫爆竹声中一岁除,就念了出来。她那时不识字儿,让我教了她这是哪几个字儿,然后把这首诗都背下来了。”

说着,惠妃突然笑了一下。

“斗了这么多年,总想着荣嫔可恶。现在她没了,我却一下子想起她的好来了。她当年大字不识,喜欢听我说话,因为我有时会说一两句诗出来,她很羡慕,觉得这样的女人都是才女。其实我也就会背个诗而已。要我说个一二三出来,我是说不出来的。”

惠妃说着,眼眶却红了。

“你说,荣嫔也走了,佟佳氏也走了,两个皇后都没了。宫里的老人,算来算去也没几个了。我是不是也该走了?”

惠妃的大宫女吓了一大跳,赶紧拉着自家主子的手,也顾不得尊卑,做了几个排除晦气的动作,着急的说:“主子娘娘说的什么话!娘娘现在还年轻着呢!您还要给大阿哥带孙子呢!”

这话一出,惠妃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你这话说的,我要能给我儿子带孙子,到时候岂不是成了老妖婆了?”

大宫女赶紧说:“娘娘,您想,大福晋这一胎胎息强健,太医说多半是个男孩儿,如果真的是个小阿哥,也就再过个十五六年就要娶妻生子了。娘娘那时候还不到70岁呢,哪里能算老妖婆?”

惠妃听到这个,也是笑了:“你呀,惯会哄着我的。”惠妃又回头去看夜空。

突然,惠妃叹了口气。

“我本来都找到那个人了,结果那个人还是被灭口了。”

大宫女大概知道自家主子说的是哪个人,于是安静的不说话。

惠妃眼眶有些湿润:“我大概知道是谁在灭口。我却不知道那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这件事会被我带到坟墓里去吧?”

惠妃笑着笑着,就留了一串泪下来。

第二天,永和宫里

成贵人嘴边是压不住的笑意:“你说的是真的?万岁爷连看都没有去看一眼?”

那跪在地上的小宫女笑着说:“主儿,奴婢还能骗您不成?万岁爷别说去看了,连个旨意也没下来,昨天一天钟粹宫早早的就报了丧,没有一个娘娘敢光明正大的去上一炷香的!”

成贵人听到这句话,脸上的笑容憋到扭曲。

最后终于忍不住,呵呵笑了出来。

“马佳氏……你这贱人,你也有今天!”

成贵人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越笑越畅快,笑到后面连泪都出来了。

“来人呐!这都快过年了,怎么我们永和宫还是这么清静?去把那红绸子,红布子,红灯笼,通通挂起来!我们永和宫啊,今年要好好过个年才好!”

成贵人满脸畅快的说。

小宫女有些为难了:“娘娘,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有什么不太好?”成贵人冷笑一声:“无非是落人口舌罢了。我如今还怕人的口舌不成?”

她算是看明白了,她如今有七阿哥这个孩子在,纵然陛下不喜欢自己,哪怕是为了七阿哥,陛下也要来看一眼自己的。

就算自己是个小小的贵人又如何,不一样享着嫔位的待遇?

就算这件事惹得皇上厌烦了,到时候最差也不过是被剥夺这个越级的特权。那又如何?皇上还能饿着自己和七阿哥不成?

总不会一杯毒酒一条白绫赐下来。

更何况,成贵人自诩也是跟随了陛下多年的人。

陛下如今这番态度,正是说明了马佳氏一定有地方得罪了殿下!

否则陛下不可能这样打脸,连人死了都不给一点哀荣!

成贵人自以为看透了这件事,就吩咐下面的人去做。

永和宫一共就两个贵人主子,剩下的都是一些连皇上的面都没怎么见过的答应常在,英贵人又常年连门都不出,自然是一向都听成贵人的。

永和宫的大门上,红绸段红布料就挂了起来,装饰的喜气洋洋。

一下子就在宫里突出了出来。

因为荣嫔的事情,东西六宫昨天连夜把一些喜色的东西该摘的摘,该换的换,永和宫一下子打扮成这个样子就被不少人知道了。

不过无论是万岁爷还是太后都没说什么,也没说赏也没说罚,后宫里一些人就当没听见。

七阿哥看着永和宫外的这些打扮,小脸煞白:“姑姑,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三哥的额娘才刚刚过世……”

伺候七阿哥的姑姑叹了口气,心里多少也知道当年荣嫔是怎样欺压成贵人的,但多少也有些看不起成贵人如此糟践死人并且沉不住气,就叹了口气,不多说。

三阿哥得知了这件事,手握紧了拳,险些咬碎一口牙:“成贵人这贱人!”

然而他此时也只能这样骂骂,其他什么也干不了。

因为按照明面上的规矩来说,成贵人并没有做错,只是在情理道德上来说成贵人有些过分了。

三阿哥一时气不过,直接跪在了乾清宫门口,想请康熙给荣嫔一份哀荣。速赢小说

康熙叹了口气,心有些软了,刚想提笔写一份旨意,却不知为何想起那天晚上明媚失落的眼神和哭湿的半个枕头。

康熙又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让人把三阿哥打发走了,说是准荣嫔年后抬棺入景陵,而不是像其他死在不吉利的时间段的妃嫔一样入西陵。

三阿哥浑浑噩噩的从乾清宫往回走,身后跟着他的贴身太监。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