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风云起,数年来争芳华(1 / 2)

第571章 风云起,数年来争芳华

咚!

咚咚!咚咚咚

密集而震慑人心的鼓声在燕京四门轰然响起,鼓面震荡的节奏一声又一声,让人全身血液忍不住颤抖沸腾起来。

街道上,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听到鼓声,神色各异的望着战鼓传来的方向。

“……开战了。”

有人兴奋起来:“打仗了!”旋即,在街道上不断的呐喊。

马车迎面而来,与那人交错过去,车厢的帘子撩开些许,里面的人看去街上奔行而过的行人,

街景上的狂热令他咋舌。

荀彧叹了一口气,放下帘子,朝驾车的车夫吩咐一句:“去中书省。”

他来到这方天地有好些年了,初来时,心里念叨的依旧是当初的大汉,随着时日久了,看到定安城百姓努力重建家园,太守孙叔武竭尽全力的模样,便动了恻隐之心。

终于放下心里的执念,在定安城帮忙,这一帮,就是许多年,从定安城到燕国,再从燕国改朝换代,成了夏国中书省侍郎。

有那么一刻,他仿佛在辅佐曹操重立大汉,将满目疮痍的北方在他手中一一修复,荒凉的土地开垦出一亩亩良田,成群的作坊升起了烟火,海岸的渔村圈起了渔业。

曾经面上还有菜色,没有多少精气神的北方百姓,经过几年的休整,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他并不反对西征,也认同苏辰的一些话,牺牲前代人,为后代谋更长久的安稳,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

郭嘉仿佛能看到庞大到难以计数的军队,无边无际的将出现在这片大地之上。

“奉孝也有担心的一面,真是少见。”荀彧偏头对他笑了笑,放下茶杯起身,在屋里走动起来:“其实不光你担心,陛下也担心,全天下的人也都在担心。

荀彧并不担心自己制定的这些东西会持续多久,只要他还在,总能给无数人谋更多的福祉。

某一刻,马车入皇城,在中书省官衙外停下来,荀彧走下马车,衙门里文吏匆匆忙忙的走动,说话声、脚步声、斥责声杂乱一起涌过来。

“瞅我做什么?”

“没有就最好。”郭嘉松了一口气,当年他死的早,没能走到最后,来到这里的几天,便知道荀彧是怎么死的,心里不由感到一阵惋惜。

拿着隔着批文的小吏与人撞在一起,一时间纸片犹如雪花般纷飞洒落一地。

那是心潮澎湃,激动无以复加的高亢情绪。

如今整个夏国都动起来,都在使出力量想要将这个冉冉升起的大夏推到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上,成为巨大的国家,并且延续下去。

荀彧笑呵呵的过去,随手将公文从郭嘉手中拿过来,放到一旁。

“怎么有空到我这里?”

如今整個夏国从百姓,到天子都在冒险一搏,胜了疆域东至大海,西至西方之地,输了,威望大跌,胡蛮不服,很快就会烽烟再起。”

将曾经没来得及施展的抱负,落实在了这方百姓头上,为他们盖上新屋,制定完善的律法,让人们聚拢生活在一起时,脸上再没有惶然、麻木,更不会有孩童的饥饿而啼哭。

唯一反对的,就是将人当粮秣,他当年对程昱做这种事就所恶,听到贾诩出这计策,心里多少也是不舒服的。

可能与他太过中正的性子有关。

安静了一阵,郭嘉忽然开口,询问:“文若,你觉得西征的胜算多大?如今夏国上下都精力放在西征上,倘若战事不利,我大夏或成千古笑话了,朝廷威望骤降……面临的是分崩离析的局面。”

他将粮秣看得极重,更担心西征军出现粮秣不够,以人为食的局面,毕竟那个老狐狸会随军出发,听说统领蒙古骑兵的蒙古将领速不台也是荤素不忌的人。

“哈哈!轮到你郭奉孝来训斥我了。”

郭嘉望着荀彧的背影沉默下来,西征之事,庞大到让人感到有些手忙脚乱,这种事,别说他们,就算唐朝那些将领,也不见得能娴熟的运作。

郭嘉喝了一口茶水,与荀彧又说了会儿话,便拱手告辞离开。

望着对面的郭嘉,荀彧如此说道。

“奉孝,彧拎的轻重,我与陛下的分歧,只是在贾诩的那条计策上,既然规劝不了,我就不会再劝的。”

荀彧将一杯茶水递给对面,笑着继续说道:“好不容易重获新生,岂会再让大好身躯浪费……来到这里的几年,我一直希望这里能好起来。”

“既然文若没有其他想法,那嘉就告辞了,绣衣司那边,李太白又偷懒,不知跑哪儿去喝酒,我得替他收发消息。”

这是荀彧对苏辰做出的承诺,也对自己心中那个巍巍大汉做出的承诺。

道歉、骂骂咧咧的话语响起时,荀彧走了过去,帮忙将洒落地上的公文捡起,吓得那边相撞的两个小吏急忙收声,战战兢兢地跟着捡起,随后躬身向面前的荀侍郎行礼。

“不碍事,快去忙吧。”

这段时间各地不断的有消息过来,各州各郡派出征召的士卒往北方聚集,青州军已过浑河,进入定安快要抵达燕京,并州军乘船与南方、中原的舰队已经抵达飞云港。

脚步站定,荀彧阖了阖眼睛,呼出一口气:“……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胜败并非你我就能决定,最后还是要看武将用兵,士卒用命!”

“不忙?”

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是他曾经不曾接触过的忙碌。

这里聚集的军队,立下的营寨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头,密密麻麻的身影能让天下都为之颤抖。

策马跃上前方高台,他在马背上压着环首刀,目光威凛。

荀彧笑着摆了摆手,安稳住他俩不安的情绪,便径直回到自己办公的偏厢,一进门,便看到郭嘉坐在案后,翻看他桌上的公文。

之前荀彧在朝堂上的情绪,大伙都看在眼里的,郭嘉有些担心,这家伙老毛病又犯了,硬脖子与上面作对。

“上辈子你怎么死的,你自个儿不知道?”郭嘉收敛了往日不羁的性子,少见的露出严肃的表情。

夏侯渊纵马飞奔宽敞的大道,一路穿行过人群,进入外面延绵的军队视线之中。

荀彧被他这段话给逗的笑出声,他坐到对面,取过小炉上温着的茶壶,倒了两杯温茶。

远在隆阳郡以东,无数旗帜、人影从南面的定安、长川聚集过来,原本泥泞的地面,都被人的脚掌覆盖,看不到泥土的颜色。

“过来瞅瞅你。”

“起兵事数年,我大夏便有赫赫武功,自定安随陛下起兵,拨乱反正,征伐魏国,才打下如此疆土,连纵横海上的倭寇也倒在了我们脚下,西域七十二国也在强兵之下瑟瑟发抖,并入我大夏国内!”

无数旗帜遮天蔽日般抚响,马背上高大的身躯握拳望着旗帜下的越州、中原的新兵,以及士气旺盛,摩拳擦掌的青州军士卒。

“…….然而,西方蛮人犯境,屠戮无数,冒犯我大夏国威,陛下立大夏以来,从未受过如此屈辱,尔等可知如何办?!”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