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亮一些底牌不行了(2 / 2)

似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又不笑了,端起茶杯抿着茶,淡淡问:

“太上皇龙体如何?”

“这几天天寒,身子骨稍稍弱了些,臣给开了一剂温补的汤药,总体来说无大碍。”

朱厚照拧了拧眉,问:“为何不多开几剂温补的药呢?是因为……虚不受补?”

“是,也不全是。”李青道,“人之身体重在一个平衡,亦讲究一个有度。”

“这样啊……”朱厚照似懂非懂。

其实也不是不能补,只是不能大补,奈何你老子有点存货就想嘿嘿嘿,到头来补的都不够他挥霍,还不如不补……李青小小吐槽了下,问:

“皇上唤臣来,所为何事?”

“你觉得刘瑾如何?”

“皇上是打算启用太监?”

朱厚照坦然承认,道:“你也应该看得出来,朕无法如父皇那般,跟群臣和谐相处,你虽能重信重用,可朕不想让你自绝于文官,且你一个人的能量终究有限。”

朱厚照正色道:“太监并非一无是处,这点,宪宗皇帝已完美诠释,包括正统朝的王振,也不过是个背锅的而已,其实御驾亲征的从始至终都是皇帝,岂是一个阉人能左右的?

你无需怀疑,宪宗皇帝都亲口说过这个。”

李青缓缓点头,对太监这个团体,他一直没有什么恶感。

“朕还以为你会如群臣那般,非常排斥呢。”朱厚照见他支持,颇为惊诧。

“呵呵……说白了,太监只是一把刀而已,又非洪水猛兽,不过……”李青正色道,“用好了是汪直,用不好就是王振了,这一点,你心里当有数才是。”

“这是自然。”朱厚照点头,自信道,“小小太监翻不了天,用时权势滔天,弃时也不过一句话,一张纸条罢了。”

这点李青倒是不怀疑,大明的太监确实翻不了天。

沉吟了下,道:“大棒需加甜枣才是,启用太监必遭群情激愤,用太监的同时需示好文臣。”

“这个朕也想过,你觉得开经筵如何?”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仅是如此还不够。”李青轻轻摇头,“还得再拿出点诚意。”

朱厚照拧眉,“你有何高见?”

“谈不上高见,笼络一些个高层便是了。”李青道,“六部、内阁选其一,安抚住一方便能成功。”

“不用全笼络?”

“全笼络只会适得其反。”李青笑道,“笼络一方,文官会窝里斗,全笼络则作白用功。”

朱厚照一点就透,赞道:“嗯嗯,说的对,你想的很周到。”

顿了顿,“朕觉得还是笼络内阁比较好,父皇曾明言过,内阁大学士不得兼任其他官职,如今看似势大,实则内里虚得很,一旦失势则会万劫不复,反观六部,虽话语权逐渐没落,基本盘却没受什么影响,稍微扶持一下就能卷土重来,你说呢?”

李青默了下,颔首道:“言之有理。”

“朕还有个想法。”

“你说。”李青没一点不耐烦,小皇帝肯事事与他商量,这是好事。

“朕觉得……朕需要维持自己的形象。”朱厚照说。

李青嗤笑:“你有什么形象?”

话一出口,又觉这话有些伤人了,正想安抚两句,

却听朱厚照说:“你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在群臣心目中,朕确实没什么形象,可也正因如此,朕需要保持住这个形象。”

李青愣了下,问:“你是想以此降低群臣心理预期,以便杜绝他们蹬鼻子上脸,以至于演变成弘治朝那般?”

“哎呀,知我者李卿也。”朱厚照大为惊叹,拍拍胸脯,又指了指李青,“你懂我。”

李青皱起眉头……

朱厚照的初衷不错,也有可行性,然,若是拿捏不好火候,怕是要离心离德了。

“欲求不满是人之天性,你如此想不为错,可你更要清楚,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治国的根本上。”李青严肃道,“君臣之间是要有边界感,却不能有鸿沟!”

“嗯…,这话在理,你放心,朕现在不会再任性了。”

我哪里能真正放心……李青深吸一口气,问:“皇上,你可信我?”

“朕若不信,会这般掏心窝子?”朱厚照反问。

“既然皇上信我,在这件事上可否由我来拿捏火候?”

“这个……”朱厚照迟疑。

“这么说来,还是不信了。”

“也不是……只是……你不懂官场。”朱厚照悻悻道,“这方面你不擅长。”

唉…,看来不亮一些底牌不行了……李青沉默了下,突然道:“交趾现在正大开荒。”

“?”

“未来交趾会为大明输送粮食!”李青又说。

“啊?这……”朱厚照还是一头雾水,“真的假的……不是,咱现在说的是朝局啊。”

“这些是我一手促成。”李青认真道,“其实我去海外,非是为蛮夷治病,而是为大明医病。”

朱厚照:(⊙o⊙)…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